伊朗腰杆子硬了!这一次,哈梅内伊底气很足,美以威胁被无视
据央视新闻报道,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之际,中国与伊朗强化战略合作,王毅外长明确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,并反对美国单边制裁。
美国与伊朗近期在阿曼举行第三轮间接谈判,首次引入专家级技术团队磋商,但双方分歧仍然尖锐。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坦言,谈判已进入技术性议题阶段,但宏观和细节层面的矛盾仍未化解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
铀浓缩问题是谈判的最大障碍。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,伊朗已储备丰度超过60%的浓缩铀,虽未达到武器级90%的标准,但远超2015年伊核协议规定的3.67%上限。美方要求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,认为其核计划可能转向军事化。伊朗则强硬回应,铀浓缩关乎国家主权和技术自主权,停止这一活动"不可接受"。
专家分析,当前谈判更像是"危机管控",而非彻底解决问题。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极低,谈判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。
就在美伊谈判艰难推进之际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施压,呼吁彻底拆除伊朗所有核基础设施。他援引2003年利比亚与西方达成的协议为例,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、导弹计划及生化武器能力。
以色列长期视伊朗核计划为重大安全威胁,内塔尼亚胡强调,任何协议必须确保伊朗彻底弃核。尽管美国目前不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动武,但以方并未排除未来单方面发动袭击的可能性。
展开全文
内塔尼亚胡资料图
此外,内塔尼亚胡还要求将伊朗弹道导弹问题纳入谈判。伊朗则坚决反对,强调导弹属于国防能力,与核问题无关。美方则认为导弹可携带核弹头,必须加以限制。这一分歧进一步加剧谈判的复杂性。
面对美以施压,伊朗并非孤立无援。中国外长王毅在与阿拉格齐的会谈中明确表态,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,反对美国单边制裁和武力威胁。王毅强调,中方始终致力于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,并赞赏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。
中伊关系近年来持续深化,王毅将伊朗称为"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全面战略伙伴",强调双方在政治、经济及国际事务中的紧密协作。伊朗方面也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,支持中方核心利益,并愿与中国加强在上合组织、金砖机制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。
中国的支持无疑增强了伊朗的谈判底气。哈梅内伊此前已明确表示,伊朗不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,核谈判仅限于核问题,绝不涉及导弹等国防议题。
哈梅内伊资料图
美国希望借谈判限制伊朗核能力,同时维持对伊制裁的杠杆。但伊朗的立场同样坚定——除非美国全面解除制裁,否则不会在铀浓缩问题上妥协。
伊朗目前拥有超过60%丰度的浓缩铀储备,技术上已接近武器级门槛。尽管德黑兰坚称其核计划纯属和平用途,但这一进展无疑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担忧。
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,使伊朗在谈判中拥有更多回旋余地。而以色列的强硬立场,则可能进一步激化地区紧张局势。若美伊谈判破裂,不排除局势再度升级的可能性。
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,如今遭遇强劲反弹。伊朗在铀浓缩问题上的强硬立场,加上中俄等国的外交支持,让美国难以单方面主导谈判进程。哈梅内伊的底气,不仅源于伊朗的技术积累,更得益于国际战略伙伴的力挺。这场博弈远未结束,而中东的稳定,仍悬于大国角力的天平之上。
评论